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南华霸业 > 第126章 工业化的进程(1/2)

第126章 工业化的进程(1/2)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南华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虽然我仍一如既往的厌恶马得功的那副谄媚样,但不得不承认,他不但是个合格的马屁精,还是个合格的地方官员。

我后来才渐渐明白,在这个时代,要做个贪官,也得需要很强的能力的。而且要比那些除了一腔所谓正气,其实百无一用的官员们强得太多的能力,要不然,皇帝又不是傻瓜,凭啥要用他们?

相比之下,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确实要比某匪的地方员们的无知、无耻、无能、为了捞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本事,强得太多。

因为只花了三个月时间,仅仅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居然就把未来的总督府建成了。虽然这座总督府还显得粗糙,虽然澳洲不多的水泥大多用在了上面,虽然也只是一栋二层楼的混凝土结构,但至少,能让我们在这个地方开始办公了,还能让我把自己的家小也接过来了。

不过,我的家人们,仍旧只能住在旧的总督府里,因为,刘桂兰马上就要生了,而且,陈红霞也快生了,就连长平公主,也微微显腹了,这个时候,她们显然不是适合搬迁的时候。

而作为男人的我,其实是没有太多时间去关心他们的。甚至于虽然我也在汉京——名字是我定下来的,我一如既往的发挥了自己偷懒的习惯,既然以后打算把这里当做汉人在澳洲的京城,便叫汉京吧——因为,其实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组织人力物力建造我们的新工厂。

我们已经承诺老移民们,将优先安排她们的女眷们进入工厂,所以,我们必须要准备一些前期的厂房规划建设、人员招聘和培训等工作了。

纺纱机虽然是徐翠芬主导的,但却主要是叶三娘,也即那个世代都是织户的女子捣腾出来的。出于公平,也是出于对百姓们参与发明创造的鼓励,新的纺纱厂不但被命名为叶三娘纺纱厂,而且叶三娘还在纱厂中拥有四成的股份。虽然我们还看不到这样做的激励效应。但我原本担心的,因为优先招聘老移民的家眷的决定,会让以叶三娘等人为新移民会有反感的情绪,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发生。

徐翠芬和叶三娘的纺纱厂还没有开业,倒是终于让斯内德等人领衔的机械厂结束了失业的状态。

当初斯内德等人研制出蒸汽机的时候,可是以这片土地上火过一阵子。但是,在这个连农业都刚处于起步的阶段,就更逞论工业的需求了。他们制造的蒸汽机,哪怕有高达一半的不良率,也只是装配了十几台轮船。

因为我们手中的轮船,除了希望号之外,其它的都是老式的木船,不但体积小,而且破旧不堪。大部分船,根本不堪笨重无比的蒸汽机的那几下震动。我们曾经试过把一个小型蒸汽机装上一条也有近两丈长的木帆船上,可是刚发动开动,巨大的震动就把木帆船撕得四分五裂了。

新的船只,连图纸都还没有。虽然通过冯敬德的努力,我们努力发掘了一部分宝船的图纸,但更多的图纸都不幸遗失了。所以,冯德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将现有的图纸上整理出来,然后再组装成一张可行的结构图出来。所以,现在的机械厂,等于是处于放羊状态。

但是,纺织厂的陆续开工,不只需要更多的纺纱机,而且作为穿越者的我们,自然明白水力作用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让机械厂尽快以水力作为动力,研制出形之有效的新一代纺纱机出来,是我交给斯内德的又一个艰巨的任务。

虽然新的移民,仍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但当更多的土地被我们开发,以及新工厂的陆续投入使用,我们却更加感到人手的缺乏。

方大洪和蔡德忠经过再三商量,还是决定将两家的船只进行了整合。因为适合远洋运输的船只也就那么多。我除了留了几条作为公用的大型船只外,大部分船只都给了他们,但是,大部分的船只根本出不了海,而只能停靠在港口里。也只有在这新大迁徒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方大洪和蔡德忠一致决定,将两家的船只整合到一块,大型的船只,由天地会负责外海运输,而蔡德忠带领的红花会,则带领着剩下的小船,负责沿海及内陆的运输。

我是后来才想到,天地会和红花会,那不是终清朝一朝,鼎鼎有名的黑社会么,哦不,人家不是黑涩会,一如某组织自我宣称的那样,人家是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才是。怎么他们这两们祖师爷不去从事他们的造反大业,却来到了澳洲?

华夏大地,以后将会少了两个反清复明的主要干将,而澳洲却多了两个运输业的大鳄,也不知道,这究竟将会是好事还是坏事。

虽然方大洪和蔡德忠的这种合作,极大的提高了移民的效率,但相比于我们需要的人力需求来说,仍是远远的不够。

我也奇怪,我也只给了马得功两千名清军俘虏,他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未来的汉京城建设得有模有样的。

当我从工业区腾出身来,看到已经初落成的总督府,以及那些皮肤黝黑的土著,我才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说,这些人是怎么来的?”我黑着脸,指着那些满头大汗的土著们,诘问马得功。

“这个,他们不老实,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