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南华霸业 > 第125章 不合格的总督(1/2)

第125章 不合格的总督(1/2)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南华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难不成还指望他们读书当个官不成?读了两年书,能识几个字,知道写自己的名字,够了。”这些家长们的回答理直气壮的。

“都**岁的人了,能帮家里做不少的事了,最少在家里带带弟弟也好。”亦有人这么说。

真心说,人家说得也没有错,我規不能指责人家。

澳洲现在人口稀少,咱们现在是鼓励生育,但凡每生下一个孩子,都会获得二两银子的补助,或者减免二两银子的税赋。又加之妇产科的深入人心,有小许生产困难的,也能在妇产科得到有效的抢救,现在在澳洲,总体的婴儿成活率,竟有近九成之多。这也让大部分的家庭,是可着劲儿的生孩子。我真怀疑,那些男人的精力,只怕他们除了白天种地,晚上就在努力琢磨如何多生孩子上去了。

倒是那些富绅们的表现让我得到小许的安慰。

“以前是兵灾,家里没有机会让孩子们好好读书,现在大家都安顿下来了,难得总督大人给大家这么好的机会去读书,读,干嘛不读。不读书,怎么识礼节,明道理?”看到没有,这就是差距,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知书,然后识礼。至于升官发财,那是知书、识礼之后的结果罢了。可是,人们一开始读书就是冲着升官发财的目的去了,自然本末倒置了。而一旦不能实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标,却有不读书的人升了官,发了财,难免会以为,读书是没有用的了。

读书真的没用?有人却说了,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我们自己没有用。笔者自认多读了些书,也没多大的成就,但至少不需要象大多数的芸芸众生一般,浑噩度日。偶尔闲下来,读点书,写点文字,就算有一两个知音能明白,亦是人生一大快事,不是么?

咱虽然是个读书人,虽然只是个小读书人,没办法做到那些大贤那般,用他们的诗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至少,咱读的书,能为这人类进步奉献些许的力量。要是不读书,不识字,就算你通过坑蒙拐骗,赚再多的钱,当再大的官,对人类社会,只会是有害而无利。

虽然老移民们仍有些怨言,但咱总算也有所表示对他们的关注,体现他们的优越性了,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也是让他们的孩子得到了优越感了。这件事情,总算就此过去,但是,他们内心的失落感,只怕也不是这一时半会能消除得了的。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让我再次感叹,人和人,虽然都是两条胳膊扛着一个脑袋,但是差距却不是一星半点的。因为在某户新移民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成功的还原出了历史上的纺纱机。

衣食住行,永远是人类的第一主课。所以,还在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我们便搜罗了一些棉花的种子,并且由总督府亲自出面,进行了扩大种植。如今,在我的总督府里,还躺着几千斤棉花呢。

可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纺纱机,这些棉花也只能是棉花而己。没有自己纺纱机、织布机,现在我们所需要的布料,都不得不从华夏沿海一带采买。虽然这里地处热带,就算是新来的,也渐渐习惯了一条大裤衩,上身再套上一件汗衫的简单穿着,也不需要太多的布料,可是,随着咱们的人口越来越多,也出于对未来的满清闭关锁国的担心,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自己的穿着寄望在别人身上。

但上,就算徐翠芬特意召集了几个以前自称干过纺织织布的女子,可棉花浪费了几百斤,木料也不知道折腾了多少,就是没有折腾出象样的纺纱机出来。可这次,这批来自思明府的富绅们来了之后,某家姓叶的,自称祖代都是纺织织布的女子,竟然轻而易举的把历史上的珍妮纺织机还原出来了。

作为穿越者,我们能记起关于珍妮机的概念,也只停留在‘踢翻了还能继续转’,‘紧起来’,‘8个纱锭’等几个简单的词汇上,但是,就是这几个简单的词汇,真的便让她们还原出了珍妮机,真心说,虽然都是人,但这人和人,还就是不一样。

好象英吉利,也是从纺织开始他们的工业化进程的,咱们现在自己也有了自己的纺织机了,再说咱们现在有棉花,也有不少年轻女子,我们也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了。只是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些让老移民们不满的新移民们的发现,让我终于有机会满足一下他们的优越感了。

这就是,两年以上的老居户,每户可以招纳一名18-40岁的女子进入未来的纺织厂工作。月薪一两银子。如今男人们辛苦一个月,也很多挣不到一两银子,而在这个时代,除了带孩子生孩子兼带做家务的女人,居然能轻轻松轻挣上一两银子,怎能不让他们爆发起来。

“总督大人这回总算说话算话了,答应让我们家的女人进入纺织厂了。一两银子,一两啊。”这是许多男人在拿到报名表之后的感叹。可这话听在我耳中,却百般的不是滋味。好象我以前就说话不算话似的?

当第一台珍妮纺织机面世,就算更多的棉花还需要今年播种下去,但修建厂房、建造机器、招纳人手、培训新员工,却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准备之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