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要发扬光大,就要走向传统武术对抗赛的正道!
只有通过传统武术对抗赛,才能够引导传统武术向技击实战方向发展,才能够让传统武术界认识到传统武术的本质就是巨大的能量蓄发,才能将传统武术向职业化发展,才能培养出传统武术的实战人才,让传统武术在世界上与其他各种技击术同台竞技!
但是这个传统武术对抗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内家拳方面,那些抛弃了内家拳发明人的内家拳论而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花架子内家拳理论已经在世人之中根深蒂固,那“松”和“意念”已经成为花架子内家拳的标准配置,是要是对此提出质疑,谁就会被指责大逆不道,反而将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之力贬损为迷信、玄幻!
所以,要办成传统武术对抗赛,就只能吸引和团结那些没有私心而追求传统武术真谛之人,在全国各地联系各门各派具有技击实战能力之人,共同挖掘出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的精华,以此培养传统武术实战运动员,制定适合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的比赛规则,严格以传统武术功夫实战,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传统武术的旗号而打王八拳,甚至有些门派为了逐利而利用格斗术比赛选手充当打手而已传统武术的名义参加各种比赛。
可以先在具有传统武术功夫的习练者之中开展小范围的对抗赛,然后不断扩大范围。比如说各门各派可以在本门派范围之内进行对抗赛,挑选出能打之人,再与其他门派交流切磋。
对于传统武术对抗赛的比赛规则,应该能够尽量显示出传统武术的特点,即以绝对的能量和力量一争高下,而不要什么有效打击点数。要发挥传统武术攻守兼备、攻防合一的特点,不能有满场跑动、躲闪的情况出现,不能让西方格斗术的比赛方式将传统武术的技击方式淹没、同化了,如果如此,那传统武术就会丧失自己!
传统武术对抗赛要充分展示出传统武术的特点,就如古人在传统武术的擂台比武一样。
在传统武术对抗赛比赛规则的设想方面如下:
一,不分级别,任何人之间都可以比赛。传统武术的能量蓄发与技击技术不在于体重级别,习练传统武术者不必要区分级别。区分级别只能够限制各门各派的技击技术而不能使其发展,传统武术内容庞杂,门派繁多,技击技术和能量蓄发多种多样。而西方格斗术的技击技术显然无法与传统武术相提并论,格斗术的拳脚技术只有简单的几种,拳分直、摆、勾,脚分踢、踹、扫,仅此而已,所以在技术上无法再做细分,就要分级别。而如果在传统武术对抗赛中分级别,就会限制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的发展,比如说传统武术之中专门有以弱胜强的技术。并且习练传统武术功夫高深者,往往其身材体重均与平常人无异,不会有过于强壮与瘦弱之分,所以如果区分了级别就会减少对抗赛的观赏性。
二,不分局次,不限时间,一局比赛要一直打到分出胜负。一场比赛分几局打,是为以有效打击点数的比赛设定的。而传统武术的理念是以绝对能量和力量一争胜负的,故有效打击点数对比赛胜负没有作用。
三,以一方认输分胜负。除非一方丧失打击能力,毫无还手之力,裁判员可以结束比赛以外,其他场合只能以一方认输结束。这样可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
四,为了适应传统武术对抗赛的起步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将对抗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比赛。初级比赛对象是对于没有实战经验之选手而设,为了让这些没有实战经验的选手放手去打,可以设置一些穿戴护具、不能打击头部、不能反关节等保护规则,以让选手放心去打。
中级比赛可以逐渐减少安全规则。高级比赛则以世界流行格斗比赛规则为规则。
五,必须使用传统武术技击技术实战,不能使用格斗术技术。不能满场跑动、躲闪,只能以绝对功夫向前进攻。攻守躲闪只能蕴含在进攻之中。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之上人们是怎么打仗的,传统武术对抗赛就要如此地打出来!在这方面,我们的摔跤与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的比赛规则都可以借鉴。
以上规则只是设想,这个设想的基础就是传统武术的特点:即以绝对功夫一争胜负!希望广大传统武术爱好者和传承者献计献策,共同将传统武术对抗赛比赛规则制定完善。
我想,有些人会对我所说的传统武术对抗赛的规则有异议,认为那样太残酷了。但是请大家想一想,那西方格斗术比赛何尝不残酷,我们只有在比格斗术比赛更加残酷的条件下去比赛,才有可能战胜格斗术选手,尤其是世界上顶级格斗术比赛及其选手!
现在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的传统武术与内家拳是无法与西方格斗术抗衡的,除了以上说过的体力与比赛规则的原因以外,现在内家拳习练得最好的人,其功夫也就能达到前辈大师的一半水平多一点点。
本书中所写之原理与习练方法都是真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传统武术的实战环境,所以只就拳论中打法那一部分,现在就已经没有任何有实践经验之人了,即内家拳论之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