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科幻小说 > 我的微信通大明 > 第17章哇塞,这可真的是及时雨啊(1/2)

第17章哇塞,这可真的是及时雨啊(1/2)

上一章我的微信通大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我的微信通大明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北京,

紫禁城,

这座在后世被称为故宫的建筑,在这个时代由于没有附近高大的建筑物,所以看起来多了些伟岸,却少了些人气。

这座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的辉煌建筑,承载的不仅仅是皇家的威严,更多的是大明君王那种守国门,死社稷的决心。

而此时主宰这个位置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有大决心的年轻人——崇祯皇帝,

这个刚登上宝座的皇帝,其实只是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如果放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刚要上大学的懵懂高中生,可是现在的朱由检却要肩负起挽救这个诺大帝国的重任。

当然了,如果不是他那个喜爱土木工程学的哥哥早死,他这个信王也可以和那些堂兄弟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米虫生活,但是他朱由检可没有穿越回去的金手指,所以他也只能担起这份重任。

不过作为朱棣这个狠人的脑残粉,朱由检和那些堂兄弟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他对于自己能不能担起拯救帝国的重任很有信心,这从他对付掌控了大权的魏忠贤就可以看出来了。

其实他的哥哥临死前是告诉他,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翻译起来就是“老弟啊,哥哥我要去见老爹了,问问他为什么那么短命,还没有把帝国整理好就莫名其妙的把江山给我了,要不是魏忠贤为我把这皇位守紧了,你儿子估计早把江山丢了。老弟啊,这个魏忠贤可是大忠臣,我们老朱家的江山要靠他才能守得住,你年纪还小,千万要学哥哥的,多听老魏的话,别听那些文官们瞎逼逼,不然早晚要出事。”

人家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朱由校不愧是“科研”分子,这个预言还是挺准的,这不,现在不听哥哥的话,上了东林党的当,把老朱家最忠心的看门狗煮了,现在他朱由检后悔啊。

“又是弹劾,又是弹劾,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这大明的天下难道都是奸臣,只有他东林党人才是忠臣?还有,这么多催饷,催粮的奏折,难道不知道户部已经快把乾清宫的地板磕破了吗?”

有志青年朱由检的确是生气了,当初这些东林党人怂恿自己宰了看门狗,说的那是多好听,好像魏党一除,这帝国就会太平盛世,什么民乱,什么边患,只要咱们这些孔孟子弟掌权,那小朱你就可以当个无忧无虑的一代圣君了。可是现在魏党是除了,东林也掌权了,然并卵,一切比起老哥在位时更加的糟糕。

“保宁府民变,这都是第几封奏折了,怎么还没有平息,还是要钱,大伴,你说说,这乱民到底有多厉害啊。朕看不是乱民厉害,而是养寇自重吧。”

批了几本奏折,崇祯捏了捏有些疲惫的眉头,让太监王承恩把油灯挑亮一点,为了节省,崇祯批复奏折时都是尽量把油灯放在身前,这样可以调到最小。

不过这时候估计是太疲倦了,看着奏折有点眼花,可是当王承恩挑亮了之后,奏折是看清了,但是上面的内容却让崇祯更来气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封奏报保宁府民变的事情,看着奏折上还是要钱要粮,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崇祯哪里还忍得住,连诛心的话都当着王承恩的面骂了出来。

“皇上息怒,这些军机大事奴才可不敢评判,不过皇上,这已经快寅时了,您也该就寝了。”

作为从信王府跟上来的太监,王承恩可知道这个皇帝最讨厌的就是后宫干政,那魏忠贤可是前车之鉴,不要说他王承恩本来就没有那心思,就算有,这时候也没有傻到去接崇祯的话头。

“好吧,大伴,朕知道你的心思,你起来吧,今天就批复到这里了,你安排一下,朕今晚就在这……算了,你安排一下,朕要去凤儿哪里。”

看着御案上还堆积如山的奏折,本来崇祯就像往日一般,想在这乾清宫将就一晚,可是心情不好的他,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去找周皇后聊聊,毕竟这个女人才是他最最知心的,也是他最信得过的人。

“着礼部侍郎周卿早朝后面奏。”

不过再走之前,崇祯还是在那封奏报保宁府民变的奏折上批下了指示,让礼部侍郎周延儒明天来和他商量这件事情。

说起这个周延儒,其实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崇祯朝的名人了,可是个两度入主中枢的大能。不过这时候他只是礼部一个新晋的侍郎,如果不是崇祯对他期望很大,也不会在这时候想起他这个“小人物”来。

说起小人物,这时候还是小人物的周延儒,怎么也想不到,这次朝见之后,自己的命运竟然会和另外一个来自后世的小人物关联到了一起。更不会想到因为那个小人物,自己的命运将会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刻两个“小人物”还在按着自己各自命运的轨迹前行。

现在不提崇祯皇帝为保宁府民变的事情大发雷霆,带着疲惫和烦躁的心情去找自己心爱的皇后诉说。此刻宝林府辖下的瓦窑铺,已经触膝长谈了大半夜的庄凯和周冬松也开始睡眼朦胧了。

“张老弟,时辰也不早了,明日你还要赶路,还是睡觉吧,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的微信通大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