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一片叶子就是整个世界 > 第十六章 英国之旅 4(1/2)

第十六章 英国之旅 4(1/2)

一片叶子就是整个世界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午餐后,告别新认识的朋友Faisal,林叶、Mudasser和张博士,三人直接奔向“大本钟”(TheBigBen)。

“大本钟”实际上是伊丽莎白塔(TheElizabethTower)内发声报时用的铜钟(TheGreatBell)。伊丽莎白塔,旧称钟塔(TheClockTower),于1858年4月建成,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已成为伦敦乃至英国的标志性建筑。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7吨。

记得《新概念英语》中有关于大本钟的一篇文章。而今站在它的面前,亲眼看到它的雄姿,又是另外一番感触。这高大的钟塔,这存在了上百年的大本钟,以及水流潺潺的泰晤士河,见证了多少历史迁移、世事沧桑。

******

附近还有一座据说在英国具有最高地位的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位于泰晤士河北岸,原为一座天主教本笃会(BenedictineOrder)隐修院,介绍资料说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宏伟壮观,而令其最出名的是:这里是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此外,许多各领域杰出人物也埋葬于此。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英国人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荣光。

位于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的“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iedrichHandel:1685-1795)和19世纪最杰出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JohnHuffamDickens:1812-1870)。而诗人角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具石棺,外部雕着的图案极其简单。这具石棺里躺着的是这座大教堂建成以后埋葬的第一位伟人,具有“英国诗歌之父”称号的诗人杰费瑞·乔叟(GeoffreyChaucer:1343-1400),《坎特伯雷故事集》(TheCanterburyTales)的作者。据说乔叟实际上是以王室官员而非作家的身份获得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殊荣,并且他生前也是住在教堂中的。相比乔叟所获得的殊荣,两外两位诗人的待遇就不免龄人唏嘘了。

雪莱(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和拜伦(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这两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十九世纪英国诗坛的巨星,却因为他们在当时社会被认为惊世骇俗的言行而被威斯敏斯特教堂拒之门外。雪莱生时被牛津大学退学,30岁时海难客死于意大利,雪莱的骨灰被埋葬在罗马近郊的新教墓园(CimiteroProtestante),在另一位伟大诗人他的好友济慈(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1821)的墓旁。挚友拜伦主持了雪莱的葬礼。拜伦毕业于剑桥大学,1824年36岁时病故于希腊,希腊人民对诗人的死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并举国哀悼三天。拜伦去世后,终于回到了祖国,葬于家族墓地—英国诺丁汉郡哈克诺的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ChurchofSt.MaryMagdalene)。据说,在拜伦死去145年后的1969年,拜伦的一座雕像终于被允许放入威斯敏斯特教堂。

*******

在教堂的北廊,有多位伟大科学家的纪念碑。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伟大科学家牛顿(艾萨克·牛顿,IssacNewton:1643-1727)的墓地便在此。据说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牛顿的雕像,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用以纪念他在科学界的功绩。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也葬在这座教堂内。

而英国科学家“交流电之父”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根据他在物理与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本来去世后也有机会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基督教教派不属当时统领英格兰的国教圣公会(安立甘宗Anglicanism,英国国教,清朝传入中国,译作“圣公会”),而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圣公会的御用教堂,因此不接受他在教堂内安葬。

按照英国皇室给杰出人士封以贵族称号的传统,当时皇室曾考虑封法拉第为爵士,牛顿就都曾获此荣耀。但当内阁几次派人说明此意时,法拉第却都谢绝了。他答复说:“我以生为平民为荣,并不想变成贵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