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南华霸业 > 第26章 新生(1/3)

第26章 新生(1/3)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南华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也许是因为白天根本就睡不沉,也许是我们就在旁边不时弄出点小声响,李星小夫妻睡了一会儿就醒了过来,这会,他们打死都不愿意再生了,恭敬的守在我身前,让我安排他们的工作。

虽然得到了有效的包扎,他们两个现在可是有伤在身,就算我们想要他们干活,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但看着我们支在砖房旁边的帐篷,以后将作为他们的新家,两人还是表示很兴奋,尽管帐篷也仅能放下一张床,但也将是属于他们两人的小空间了,也喻示着他们在这个家里有了自己的地方,正式成为了我们这个家庭的一员了,也难怪他们会兴奋了。

可当她看到我们的菜地和农田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惊奇了——食物不是从野地里采来才能吃的么,怎么还能自己种着吃?

澳州坐拥如此广大的地方,人口却如此稀少,不能全怪它封闭不能同外界交流,也不能怪他们的自然太恶劣,不适合农耕生活。

要说自然条件的恶劣,他们这里会比中国广大的西北地区更恶劣?可大西北还是有无数人民通过农耕顽强的生息繁衍了下来。

说到底,他们和美洲一般,大自然给他们的馈赠太丰厚,他们很容易能从大自然中索取食物,自然就不会想办法改变了,所不同的是美洲自然条件更好,所以发展得比这边好一些,而这里的自然条件只能说凑和,所以哪怕繁衍了千年,他们仍然也只是那么弱小。

当初从帆船的缝隙中掉落的几颗谷子,长出了三株稻苗,虽然徐翠芬很用心的照料着,也只结了二百来粒壮实的谷子——说实在话,这地方真不是适合种稻谷的地方,但对于习惯了稻米的我们来说,这却是我们重新能吃到稻米的大希望所在。

这里是热带地区,趁着天气还好,我们一收上就立即又种了下去,虽然看着发芽得不错,可是鸟儿也似乎不想让我们如愿,不时的前来光顾,那段时间,小李新的主要任务便是守在这块小稻田边驱鸟,总算长出了百来株稻苗,但要实现量产化,让我们能吃上稻米,还不知道得等上多久。但很久我们便发现我们这些努力都白费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豆和玉米按产量也是耐贫瘦的作物,但从收上来的成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我们不知道这能不能种二季,全部晒干收好了,等着来看再种。

倒是土豆在这个地方表现出了极强的生产力,当初都要发霉变坏的两个土豆在这里长得特别茂藏,虽然才五株,却结出了近十斤的果实,虽然土豆烧肉一直是我的最爱,但好不容易找个适应这里生长的作物,我们是碰都没有碰,留了一半等来年种,另一半则种了下去,看样子已经发芽,希望到来年,我们都能吃上土豆烧肉吧。

红薯长得倒也不错,虽然块茎不是太粗,但在吃腻了肉食之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主粮了。而以前我们看都正眼看的红薯叶,则成了我们的最主要的蔬菜了——除了几株冬瓜帮我们改善了一下这外,听徐翠芬说,冬瓜这东西产量特别的高,因此陈红霞将几百种子全部收集好了,说明年要种上几十亩冬瓜,也不知道她如何想的,估计她是吃肉都吃腻了,可几十亩冬瓜就凭我们几个人,怎么能吃得完。

因此几个月以来,我们的主要食物除了猎到的肉食之外,便只有偶尔啃啃红薯了——带来的大米和面粉,就算我们偶尔当作改善生活之用,也早吃完了。

不过,看样子李星和李琦对这种生活很满足,想必现在的土著大多吃的还是生食吧,如今能吃上加了盐的食物,自然觉得是人间美味了。

我能感觉出来,无论是才刚刚脱离原始社会的李琦,还是在印度的时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李星,他们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虽然他们什么没有说,但从他们的眼神以及他的行动,他们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李琦很想在农活方面帮助上徐翠芬一把,可是她拔草的时候,经常就会不小心把作物踩坏。我不得不说,虽然她是个天生的神枪手,但她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因此,就算腿仍没有好利索,她也不好意思再下地了,只好主动的挑起了帮大家打柴挑水的活计。这不是咱不尊重女性,这是人家的特长,得人尽其用才行。

尽管他们已经很满足,但当他们听说我们专门要为他们建造房子的时候,两个人竟感动得哭了起来,哪怕是伤口还没有好利索,二人仍是奋勇当先的担起了重担。

得了他们的帮助,花了两个月,我们挨着建造起了一溜八间房子,虽然在我们见过了各种洋楼的人看来,这种烧得都不够透的红砖房子,面积也不过二三十个平方太过简陋了,但对于李星两口子来说,这种房子已经堪比他们的王宫了,当他们搬到自己靠到最边上的房子的时候,二人竟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

其实也不全是为了他们两个人要建造这些房子,陈红霞马上就要生产了,按女人们的意思,孩子们大了,总不能再和我们挤在一起吧。看样子,咱中国男人一辈子就是这个命,累死累活就得给孩子挣个房子,哪怕穿越了都不能例外。

八间房子,我们每人一间,李星两口子一间,剩下两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南华霸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