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仙侠小说 > 小小衙内 > 第224章 经管委核账(1/2)

第224章 经管委核账(1/2)

上一章小小衙内章节列表下一页
小小衙内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更新时间:2012-11-28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天昌公社的书记办公室里,丁大力捧着一张《华文机关报》正津津有味看得起劲。

当天是一九八三年的元月二日,轮到丁三坡值班。丁大力左右无事,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到老头子办公室看报来打发时间,顺便看看报纸,还能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成啊,学会吟诗了……”丁三坡正在整理他的东西,听儿子这么一唠叨,倒是附和了一句,不过却没有抬头,依旧在忙他的。

丁大力就自顾自说道:“这位可是宋代的改革派啊……元旦社论来这么一句,意义非同一般,我看啊,今年的一号文件很有嚼头……”

今年的一号文件,的确如丁大力所说,很有嚼头。不过,如今这父子俩纠结的是社论中所提到的领导干部年轻化。社论中所说,“……就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具有高中和大专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大胆地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高中文化就可以大胆提拔了……话说小叔也是高中毕业……”丁大力忍不住吐槽,就丁五坡的水平,高考落榜也就不说了,天昌公社招工考试的试卷题目都考不满六十分,这还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对照一下丁三坡,又岂止是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可相比拟?

“爸,今年你有没有可能到城里去工作?”丁大力心里火热,老头子如今混得风生水起,要文凭有文凭,要政绩有政绩,要资历,四年党龄,够得上县处级标准了,今年要是还升不上去,还不如下海经商去,只要不把赚来的钱糟蹋在女人的肚皮上,将来混一个全国参政委员还是有把握的。

丁三坡心里也同样火热。只不过,表面上的矜持还是要有的,就说:“我是党员,工作问题,还是要服从组织安排……”

“切!”

时光车轮进入了一九八三年,不独丁大力在想着父亲有没有可能升上去,实际上,整个天昌公社,至少超过一半的社员,都怀有如此的想法。

天昌公社就这么大点地方,年终社队企业产值统计,所用人手都是各大队与生产队抽调上去的会计,这么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昌公社社员,你要他们保守秘密,显然是不可能的。到了元旦这一天,全公社几乎所有大队与生产队的干部都知道了一个消息,天昌公社的工业产值超过了三千万。三千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沈南县去年一年的工业总产值,一亿元还稍微差一点点,今年按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计算,那也就是一亿出头,这还是把全沈南县所有工业企业、包括县属、地区所属、甚至省属国营企业全部总产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字。而天昌公社仅仅是几家社队企业,总产值即已经占据了整个县的近三分之一强,要算增长率,已经不能笼统地用百分比数据,而要用倍数、达到了三十多倍。这样的增长势头,别说沈南县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就算是全江南省,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当然,这只是数据上的不同,如果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那就更显得振奋人心了。去年年底社队企业年终结算,据说丁三坡单独提取了总产值的百分之二,放在专用的银行户头。这一说法得到了参与年终结算会计人员的肯定回答,联想到丁三坡上任之初所做的“加工资”承诺,这一笔百分之二的支出所做何用,其实已经是呼之欲出。

普通社员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证。首先,生产队这一基本核算单位,在所有社队针织企业中,都是以集体资产入股了的,这就意味着,年终分红,所有社员都将从针织厂的利润中分到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多少暂时不得而知,但相比以往只有入厂的职工才能获得企业分红,今年的分红哪怕只有区区百元,那也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另外,针织企业招收工人,原则上,每一户社员都应该有一名家庭成员入厂做工。这就是集体企业的优越性,只要集体中的一员,公社这个大家庭尽量要带领你走上富裕之路,正所谓“强迫社员走上富裕之路”,这可是丁三坡上任伊始铿锵有力的宣言。有关社员进企业做工,丁三坡甚至还有更具有蛊惑性的政策,那就是,今后凡是念完初中毕业的公社子弟,毕业的那一天,就是成为公社企业员工的日子……

不用再说下去了,有关丁书记的好处,社员们扳着手指头,数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老百姓的情感是最朴素的。他们认为,丁三坡干得不坏、很好,非常好,那么就应该升官,这是千年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其实,不管是干部也好、还是普通社员,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既有为公社来了一位好书记而高兴,认为干好了应该升官,但在同时,丁书记走了以后,后任是不是还能保持政策方面的延续性?这是社员们忧心忡忡之处。

元月三日,开年上班第一天,公社副主任朱复林第一时间找到了丁三坡。朱复林与丁三坡之间私交泛泛。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朱复林才尤其佩服丁三坡,觉得丁书记真正是唯才是举。

朱复林问道:“丁书记,听说您要调走了是不是?”不等丁三坡做出确切地回答,他就已经急吼吼问道:“您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小小衙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