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大宋神探志 > 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2/4)

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2/4)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大宋神探志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反的名声,王曙的态度马上不同,再度仔细地看了看包拯收集的罪证和涉及的官员,拍板做了决定:“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得轻慢,老夫准备往政事堂一行,狄省判同来?”

狄进不会在决策的时候率先出头:“此等大事,自由诸位相公定夺,只是弥勒教的参与,尚未有确切的证据……”

“如此祸患,若等到证据确凿,贼人都在地方作乱了,哪里还来得及?”

一旦面临国家大事,王曙也是有担当的,断然道:“老夫信狄省判绝不会无的放矢,此事既然由地方县令揭晓,就必须早做应对,不可来日后悔!”

狄进行礼:“王公所言极是!”

这位三司使匆匆离开,往政事堂而去。

狄进则耐心等候,直到接近放衙,王曙才折返回来,进了屋子就道:“方才晏中丞也去了,公孙御史准备弹劾江南为恶的官员六十三人,被劝了下来……”

狄进言语谨慎,是因为他并非御史,不可越职言事,但公孙策毋须顾虑。

御史就是风闻奏事,何况以他的风格,要么不弹劾,要弹劾就是对群输出。

江南烂了!

必须狠狠刮去腐肉!

显然,在御史台听了公孙策禀告的御史中丞晏殊,觉得干系重大,同样去与诸位相公商议。

一群朝堂重臣初步达成共识后,再禀告太后与官家。

王曙坐下后,舒了口气,倒也没有故弄玄虚,直接道:“弥勒教之患不可小觑,张相愿往东南一行!”

狄进暗暗点头,也予以支持:“太好了!”

如今前方战事一触即发,两府宰执重臣里面,存在感最弱的首推枢密使张耆,这位自身水平倒也不是特别差,但终究是太后的关系户,配不上枢密使的地位,反倒是枢密副使陈尧咨承担起了战时的主要工作。

其次就是不擅前线战事的张士逊,这位老臣本就擅于安抚地方,还历任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江南案情严重,由张士逊出马,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最佳的人选。

而既然有了这份初步安排,狄进念头一转,已然知道,此案在朝堂上的最佳盟友是谁了。

……

吕府。

吕公孺回到家中,直奔书房,临到门前,先侧耳听了听里面的动静,再轻轻敲了敲门。

威严的声音传了出来:“进!”

“爹爹!”

吕公孺推开门,乖巧地走入,作揖行礼。

吕夷简看着这个幼子,严肃的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笑意来:“今日怎么回来了?不会惹麻烦了吧!”

吕公孺笑道:“爹爹对我还不放心么?”

“去夏府别院胡闹,这就是你让为父放心的地方?”

吕夷简轻轻哼了哼,实际上他对于四个儿子都有信心,小事方面或许稍有糊涂,大事上却是不敢造次,但还是习惯性地提醒道:“做事要有分寸,这个时候寻夏府麻烦,若真的闹大了,如何收场?你啊你啊,还是年轻气盛!”

吕公孺也不争辩,应声道:“爹爹说的是,孩儿谨记!”

吕夷简知道这位并没有听进去,该查案还是会查案,有些无奈,目光倒也微动:“你师父让你来的?”

吕公孺点点头:“是的!”

“江南一事,果然是他在背后推动……”

吕夷简轻轻抚须。

三司和御史台同时出手,吕夷简就知道十之**是狄进在背后使力,不过有些不太明白,为何要这么做。

他很是留意天圣五年进士科的发展,也知晓狄进的同科好友包拯,在江南任县令,可如果想为包拯谋官,完全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

但现在,狄进让吕公孺回来一趟,就透露出一个明确的意思。

83最新地址

吕夷简稍作沉吟后,作出选择:“牵扯到秘密宗教,此事非同小可,相信你师父也不会无的放矢,为国朝稳定,东南一壁,当彻查奸佞!”

吕公孺不是完全明白,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来往,本来就是父亲和师父之间的桥梁,正色应道:“孩儿记下了!”

吕夷简轻轻点头,气氛放松下来,考校了对方学业,再说着家里近来的趣事,足足半个时辰后,才舍得让这个宝贝儿子离开。

而等到吕公孺真正走了,吕夷简的表情又发生了难以遏制的变化,练了一幅字,依旧觉得心绪难定,来到窗边,深深吸了口气,眼神里的火热终于敛去。

张士逊一旦去往江南,那本就空缺出的一个相位,理所应当地再有补充,而剩下的两府宰执里面,舍他其谁?

几经波折,他终于要成为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的宰相了!

当然,凡事不到彻底功成的那一刻,都不能提前庆贺,吕夷简现在的诉求,就是要彻查案子!

江南之案挖得越深越好,那样张士逊才能在短时间内回不了京,他登临相位的这一步,才彻底稳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