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大宋神探志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2/3)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2/3)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大宋神探志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森寒起来:“无忧洞必须剿灭,众卿之意该当如何?”

她的目光落在张耆身上。

曹利用去后,张耆就是唯一的枢密使,这位老者一时间冷汗涔涔,却又不得不开口:“依老臣之见,当再择良将,选精兵,不可妄进!”

这等于废话,刘娥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此人全靠自己提拔上位,等他接手枢密院时,国朝已无战事,本就不能过多期望。

然而接下来以王曾为首的中书所言,比起张耆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为保守。

倒不是他们想不出什么剿匪良策,关键在于再精妙的战术,终究要落到执行的一步,京营禁军的战斗能力能否当得起这个执行力度,就成了大问题,有前车之鉴在,谁也不敢提出激进之法。

第一次败了,两府已是难辞其咎,如果再败,朝廷真就颜面尽失了!

但一味保守,难免又有些矫枉过正,刘娥却也无奈,只能暂时作此处置:“严守无忧洞出入口,安定京师人心!”

众臣领命:“是!”

待得宰执们依次退出,此前不发一言的赵祯双拳紧握,怒火消退后,只剩下一个可怕的想法:“大娘娘,京营禁军这般无能,河北守军又当如何?要是契丹铁骑再度南下,国朝拿什么抵挡?”

83最新地址

刘娥终于叹了口气:“澶渊之盟后,国朝久不经战事,忘战去兵,武备皆废,老身亦是知晓,但也没想到会到这般境地……”

赵祯沉声道:“当推行强兵之策,绝不能放任我宋军如此下去啊!”

刘娥稍稍沉默,不经战事,所谓改变也只是一时,用不了多久就会故态复萌,可要真的经历战事,以国朝禁军如此,到时候恐怕就来不及了,这无疑是两难之局。

不过她的眼神也坚定起来,先帝将国家交托,有些事情该做就得做,万万容不得国祚葬送在自己手中,缓缓开口:“官家且去,老身自有计较!”

赵祯还要再说,但见到大娘娘前所未有的沉冷神色,拱手行礼:“儿臣告退!”

回到崇政殿,赵祯终究难以安坐,走来走去,喃喃低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内没有坚守法度的能臣,在外没有来自敌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会走向灭亡。

现在最可怕的是,自家的军力衰败了,对外依旧有北方大敌的威逼,而国家内部,似乎真的没有那种能够力挽狂澜的能臣。

不得不说,通过刚刚的御前奏对,赵祯对于如今的宰执班底是失望的,或许他也清楚,禁军战力严重下降,是二十多年和平的原因,并不是这群老臣的错,但敌国并没有消亡,面对辽帝御驾亲征的南下威逼时,先帝有寇准,如果轮到自己了,自己又有谁?

“幸好此前辽人的阴谋没有得逞,不然契丹人作势南下,国朝又有多少底气与之抗衡,最后即便不割地,也得增财帛岁币!”

赵祯双拳握起,感到屈辱的同时,脑海中又下意识地浮现出一个人,是他解决了辽国发难,却终究太过年轻,还在馆阁熬资历,不由地发出长长叹息:“仕林,你我都还没有力量改变国朝啊!”

……

“经此一战,禁军的无能暴露无疑,国朝应该有所改变了!”

与此同时,机宜司的三巨头,刘知谦、大荣复和雷濬,齐聚狄家正堂。

三人的表情都很凝重,但相比起一味保守的宰执,想法却激进了许多,大荣复甚至道:“我看败了也不是全无好处,如若不然,朝廷还蒙在鼓里,半点不警惕呢,来日辽国再行兵戈,如何面对?”

刘知谦轻咳一声:“现在京师十分惶恐,百姓原本就对无忧洞畏惧,现在更是闻其色变,必须尽快挽回士气!”

雷濬道:“无忧洞的剿灭不可放松,是得尽快为之,不然四方的江湖人听闻了盗门能抵抗朝廷官兵,都来投奔,鬼市的力量反倒壮大了,到时候就难以遏制了!”

狄进对于三人的态度很是欣慰,如果小败一场,就觉得天塌下来了,那机宜司也不堪大用了,沉声道:“经此胜利,鬼市上下必定骄狂自大,我们可以利用这点,也使一个佯败诱敌之策!”

对于这位有办法,三人毫不意外,满是期待地聆听着。

狄进却站起身来,来到烛台前,轻轻拨弄了一下:“在并州时,我家中并不富裕,晚上用的是油灯,为了保护眼睛,入夜后从来不看书……”

刘知谦和大荣复微怔,不看书还能以十七岁的年龄连中三元,不愧是天纵奇才,但这件事与现在有关系么?

雷濬最是清楚,并州狄氏是寒门,当然由于狄湘灵的能耐,狄进家中依旧是餐餐有肉食,才能养出健壮的体魄,不过相较于地方大族来说,那确实是普通人家,现在忆苦思甜似乎也不合适吧……

三人之中,倒是大荣复经历丰富,反应最快,眉头一动,陡然道:“狄直院之意,是蜡烛?”

“不错!”

狄进微微颔首:“刘提辖此前针对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