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大宋神探志 > 第一百七十章 同时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词(第一更)(2/3)

第一百七十章 同时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词(第一更)(2/3)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
大宋神探志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恨还未转为真正的杀意,将来难保不会心软,立刻问道:“官家准备如何做呢?”

赵祯以往听到这考校的口吻时,都会害怕自己答不对,从大娘娘眼中看到若有若无的失望,此时亦是如此,张了张嘴,一时间答不上话来。

刘娥以往确实会用严厉的眼神看着这个小皇帝,有时候还会露出恨铁不成钢之色,此时却不着急,只是默默等待着。

赵祯没有了往昔的压力,脑海中思索起来,突然想到刚刚所言,那群乞儿丐首的背后,恐有更大的恶人庇佑,如果恶人正是八大王的话:“与乞儿帮勾结,京师无数受害的百姓,都不会饶了他!”

刘娥彻底定心,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官家长大了!”

……

回到开封府衙的时候,狄进已经和朱昌商量好了审问的办法,听完这个法子后,陈尧咨也大为赞同,立刻予以实施。

朱昌本色出演,取信了鲁方后,即刻动身,去张耆府上拜访。

身为枢密使,两府之中举足轻重的存在,张耆当然听说了这件大事,知道太后密切关注案子的进展,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

只不过当这位张枢密写下信件,盖上印章后,又沉声道:“一切拜托了!一定要让贼子交代出幕后的顽凶大恶,不让圣人的清誉有丝毫损伤啊!”

朱昌笑道:“元弼兄放心,这贼子蠢笨得很,还抱有全身而退的奢望,小弟肯定能套出他背后的指使者,立此大功!”

张耆知道他没有真正听懂,暗示得再明白一些:“这幕后的指使者,得令朝野信服,不是谁都敢凭白污蔑圣人的……”

朱昌笑容收敛,低声道:“还望元弼兄指点一二!”

张耆最擅长明哲保身,怎么可能真正说透,把自己牵扯进去,敷衍几句:“且回府衙,速速审问要犯吧!”

朱昌无奈,只有告别了莫逆之交,返回府衙后,就迫不及待地准备提审,却被陈尧咨拦住:“天色还早,你如此急切,会被他看出破绽!”

朱昌讪讪,眼珠转了转:“大府,这鲁方虽然信誓旦旦,愿意交代出幕后之人,但下官如何确定他所说的,是真是假呢?”

陈尧咨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证据为主,自辨真假!”

朱昌当然知道空口无凭,应重实证,但张耆之意他也慢慢领会。

太后需要将此案的幕后真凶,定在她的关键政敌上,对方有了动机,既能让百官相信,太后是真的被污蔑,完全没有谋害官家生母的意思,又能顺理成章地除去对手,可谓一举两得。

“眼见关键犯人将要交代,太后一党根据自身的立场,开始预设答案了~”

狄进对此毫不意外,政治生物若不这样,反倒纯粹地追求真相,那才是怪事,他则不受干扰,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到陈尧咨面前请示:“大府,学生准备去看一看江都知。”

陈尧咨愣了愣,光顾着丐首鲁方这个重大发现,一时间都快把那个太后原本的心腹给遗忘了,点头道:“也好,仕林就去看一看,此人还有何话可说吧!”

狄进行了一礼,不紧不慢地离去。

朱昌见了不由地错愕:“大府,狄省元不等在这里么?”

审讯即将到达关键时刻,这个立功的关键时刻,别人还生怕被抢夺功劳呢,此人居然主动离开?

陈尧咨斜了他一眼,暗暗摇头。

有鉴于前朝武后临朝的反面例子,朝堂大多数官员愿意认可太后的执政地位,但一心投靠的并不多,省得被日后清算,如张耆那种完全靠太后起家的倒也罢了,这朱昌的能力终究不行,竟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来。

人家早就在官家和太后面前留了名的,需要守在这证明自己的功劳么?

不过狄进此番离去,也让陈尧咨生出思索,作为同样的涉案人员,都知江德明的重要性,莫非要高于丐首鲁方?

是的。

在狄进看来,此案中的江德明,还真就比鲁方重要!

因为江德明对李顺容下手的时间,要远早于丐首传递消息的时间,所幸这位曾经大权在握,耀武扬威的都知,自始至终处于明处,他是跑不掉,所以狄进这几天的精力,主要侧重在鲁方这巧妙伪装成孔目的丐首身上。

如今抓捕和审问都已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收网,他反倒耐下心来,再从江德明处入手。

“过约定时间了么?”

不过在途中,狄进还想起来,之前约定是三天之后,结果由于这里的抓捕,距离那日离开已经四天了,倒是一种失约,也不知这位之前就很急的都知,此时会急成什么样。

等到了院子前,就见除了看守的衙役外,竟还有两个内侍模样的人,站在外面,踮着脚,伸长脖子,笑嘻嘻地朝里面张望,发现有人走了过来,才赶忙低头弯腰,要从侧边离开。

狄进开口唤道:“两位中贵人且慢,在下狄进,可否过来一叙!”

两位小内侍神色立变,拘谨地走了过来:“原来是狄省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