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大宋神探志 > 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写!(二更)(2/2)

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写!(二更)(2/2)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章
大宋神探志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公孙策笑道“这不说明他们服软了么?前据而后恭,何等可笑!”

不得不说,这位是会嘲讽人的,狄进心里想着那群人扭曲的嘴脸,也不禁笑了笑,主动道“若无明远兄这位伯乐,此书恐怕也不会刊印,这已经写好的四卷,自是交由文茂堂出版。”

公孙策对于这段经历也颇为得意,拱手一礼“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苏无名传》前两卷的雕版已经出炉了,紧赶慢赶,却又没有降低质量,试印了几册,效果颇佳,现在之前暗暗说他败家子的掌柜,恨不得把他供起来。

毫无疑问,能抢在热点时期,独家刊印市面上热度最高的书籍,这对于任何一家书铺,都是千金换不来的好机会。

不仅是书册售卖的大利润,关键是能抬高文茂堂在京师书坊的地位,在文教大兴的国朝,实在太重要了。

对于狄进来说,他想继续写第五卷、第六卷,其实也完全没问题。

之前借鉴的内容主体,是清朝时期的《狄公案》,作者不详,里面不少情节,明着骂武则天提拔的党羽,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暗讽的自然是慈禧太后。

那些情节被狄进删的七七八八,因为一旦写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骂刘娥的,问题是刘娥也不是慈禧啊,就目前来说,人家执政治国,令朝野安定,政局平稳过度,有大功于社稷,只因为性别问题就阴阳怪气,显然完全不合适。

所以狄进删删改改后,无缝衔接《大唐狄公案》,这部后世相对更有名,是一位外国人写的,荷兰的外交官,叫高罗佩。

此人极为精通中国文化,语言考究,文笔优美,古文诗词信手拈来,后世狄进第一次看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这会是外国人写的,而其中的不少篇章,还都是高质量的佳作。

顺带一提,《大唐狄公案》的英文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国,创造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使得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名侦探第一印象就是狄仁杰,名声倒是要远远超过包拯和宋慈,不过由于九十年代《包青天》在东亚各国的火热,东南亚那片自是更熟悉包公。

言归正传,狄进本来自己就能创作,又有参考资料,他想要出书,多的不说,再出个四卷完全没问题。

只是现在并不缺钱,名气相较于目前的身份很高了,过犹不及,还是先稳一稳为好。

倒是前面四卷,既然已经在小规模范围内流传出去,藏着掖着没必要,狄进同样希望,通过公案话本的传播,推广自己的断案理念,为后续作铺垫。

公孙策此行虽然没能催更成功,却为自己喜欢的作品能为更多的人欣赏到,觉得颇有成就感,愉悦地离开了。

而狄进稍加思索后,开口道“接下那位张内官的拜帖,其他的推了吧。”

林小乙依言去办。

仅仅一日后,张茂则就登门拜访了,相貌清秀,衣着简朴,言语更是谦卑“小人见过狄郎君!”

张茂则今年其实才十三岁,跟林小乙、刘永年一般年纪,比起狄进小三岁,后世就是个初一学生,但不知是宫中的营养没有亏了这些内侍,还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更磨练人,行为老派,举止得体,待人接物已完全是成年人的模样。

狄进确实好奇对方来意,说话也不云遮雾绕,反倒是开门见山“不知中贵人来此,是宫中哪位贵人有了吩咐?”

张茂则稍稍抿了抿嘴,回答道“是官家!官家对狄郎君所著的公案传奇十分喜爱,特让小人来询问,后续是否还有?”

狄进面露几分怪异,一个两个都来催更是吧,这可不能惯着,不假思索地道“请中贵人替我禀明陛下,进为赶考士子,如今正一心备考,恐无余力分心于话本……”

林小乙听得心砰砰跳,皇帝要看书,公子居然拒绝?

张茂则倒是没有多么意外。

由之前的案子可见,这位不是幸进邀宠之臣,不然不会忤逆执政太后,让刘府真相不可遮掩。

那么为了科举,拒绝为皇帝写话本逗乐,是完全正确的事情,士林称颂的就是这种品德。

但就在张茂则准备行礼离去,将这番话语原原本本告知官家之际,狄进想了想,又来到桌边,拿起一沓稿子“我这里倒还有些此前写下的残稿,中贵人需要么?”

张茂则一怔“残稿?”

狄进微微点头“另一部作品的,只是寥寥十几篇段落,并未有实际情节,也并不有趣,但我以为,它的价值要远超任何传奇话本,只是合不合陛下心意,就不知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

inf。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宋神探志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