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网游小说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换了皇帝(3/4)

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换了皇帝(3/4)

上一页神秘让我强大章节列表下一页
神秘让我强大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它们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弊端。

地瓜保存麻烦,玉米收割起来缓慢。

相反后世的主粮还是小麦和大米。

地瓜是救急,救荒用的粮食。

随后开始在少部分地方试验。

试验之后,开始逐渐推广。

尤其是在北方干旱的地方,在旱地里面推广玉米。

而推广番薯,则是在各种杂地里,田间地头,院落前后,乃至路边都可以种番薯。

番薯不挑地,这才是它最根本的好处,甚至花盆里都能种。

其实番薯真正产出的干物质,比主粮并多不了多少。

番薯浑身上下都能吃。

不像小麦水稻,叶子和茎杆基本不能吃。

番薯叶子和茎都可以当菜吃。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玩意既然能养猪,那就能给人吃。

这也是它的一大好处。

处处都能当菜来吃。

于是两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先从广东运来番薯和玉米作物,然后推广到。

先是在皇庄官田里面推广。

再通过商人传信的手段,在百姓家里推广。

百姓可以先种在自己家里头,田间地头,荒地野地里面。

他们没有惊动百官,也没有让它成为百官的功业。

一旦让百官沾手,那事情就麻烦大了。

好事变坏事。

把人家种的好好的地,变成番薯地。

两人只是在皇庄和藩王田里大量推广,然后廉价作为粮食赈灾和底价发卖。

要知道番薯可以让烂地的产量赶上好地的一半还多,好地的数量可是很少的,顶多占据十分之一。

而烂地往年只有好地的五分之一,甚至颗粒无收。

主要是烂地缺水。

数年后。

百姓自然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不好的东西,能在皇上和王爷的地里种吗?

这样一来,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方,贫瘠地方,终于暂时缓解了生存的问题。

新帝同样下令减少各种观殿工程,保证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支出,还有驿站的支出。

这三样工程,是不能停的。

接着他们又开始在各个大城,办各种报纸。

设置总报分报。

通过雇佣的方式,将大量乞丐流民孤儿,纳入报社下面,每天给两碗红薯饭吃,作为兜底。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人对大明还抱着希望,还愿意把下面的消息传递上来。

最典型的就是还有很多干实事的管员,不怕死的管员。

他们愿意向藩王开刀,向藩王要地。

像徐阶、张居正都是这样的。

虽然说徐阶本身也有问题。

但是徐阶至少他还能将藩王的土地一次就是四百万亩,还给百姓。

从这一点来,大明直到灭亡时,还是有不少愿意干实事的人。

这和大清截然不同。

大清要灭时,大家早就摆烂了。

就等着集体换衙门。

对待百官,肯定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

这就是科举的好处。

总是有热血人通过科举上来,保持着三到五年的干劲。

而皇帝的作用,就在于将这股干劲和热血保持的长一些。

没有这些干劲的,自然要赶紧换掉。

总而言之人是复杂的。

…………

这一天,闻人升再次看过去。

结果发现,这剧本真的乱了。

这从感情剧本,变成了种田剧本……

不过他突然醒悟,或许种田也是对的。

农夫、泉、有点田,也是一种感情。

两人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就这样,两人靠着报纸加上锦衣卫等体系,总算是将下面的情况能够掌握住了。

此时的皇权,加上有仙人的光环在,更加巩固。

皇权这个东西,就是有英明者,能走在正道上时,那发展是很快的。

当然如果有堕.落者,那堕.落起来也非常快。

就会形成波浪形状的起伏。

对百姓来说,自然还是平缓的好。

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而两人此时也遇到了新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神秘让我强大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