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连弩(2/3)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连弩(2/3)

上一页三国之名将终结者章节列表下一页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项天整个人吃惊起来,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箭矢的坑洞,最令项天诧异的是,弩箭从大树的正面射进,从背面透出箭矢的箭杆三寸有余,要知道这棵大树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由此看见弩箭的穿透力。

“咦”这弩箭怎么比普通的短小这么多?”项天用力从大树上拔下一支弩箭,诧异的问道。

“主公,弩箭小能增加穿透力,还能增加射程。这种弓弩的最大射程能达600步,二百步内能射穿盾牌,一百步能能射穿两面盾牌。但是这种弩箭的箭矢是特制的,除了我很少有人能做出来。”马均一脸自豪的说道。

“最远能射程600步,两百步内能破甲,并且还是五十连发的”听着这一个个令人震撼的数据,项天的心狠狠的震动了起来,看向马均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看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根本不可小视,只是没有找的好的君主不能发挥出来吧。

“德衡先生,这种弓弩,你造了几架?”项天深思了一下急忙问道。

“主公,就做了一架,这还是臣闲暇之余没事的时候做出来的。”马均随口回答道。

“德衡先生,做这样的一架弓弩,你要多长时间?”

“若是臣全力赶工需要十天才能做成一架”

“十天一架,一个月三架,一年才三十架,不行太慢了,想要形成有效的火力阻击面,最少也要一千架弓弩。即便是马均不眠不休的做上一辈子,也做不出来这么多的连弩。”沉思了一下,项天开口道“德衡先生,我想要你的这项技术,我希望你能把这种连弩的技术贡献出来。”

“主公,非是臣不肯,只是制造这种连弩确实十分的麻烦,想要学会制作这样的弓弩,没有三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马均道。

“德衡先生,若是采用我军的流水线作业,多长时间能够大规模的运用。”项天沉声问道。

“若是按照主公的方法,三个月就能大规模的生产连弩,臣能预测到那时每月能生产最少五十架。”马均道犹豫的“一月五十架,一年就能五百架,抛除其中损坏的,一年也能有几百架。”项天思索了一下道“德衡先生,我知道连弩是先生的得意之作。这样吧,我赐先生一块免死令牌,只要先生一家不犯谋反、通敌大罪,三代以内,即便是杀人,也可以饶他一死。但是此令只可挡一次灾祸,三代过后,即便没有用,也不再具有免死的功能了。不知先生可愿将连弩之法传授出来?”

“谢主公大恩,马均领命,我这就开始挑选一百名匠人令他们打造弓弩的配件。”马均闻言,一脸激动的俯身拜倒在地上。免死令牌,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条件,有了他三代以内的子孙等于在身上施加了一道保命符,只要不谋反,都能保全性命。

这对于马均来说是天大的殊荣,闻言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项天见到马均答应,欣慰的笑了起来,只要有了马均的连弩,自己军中将平添一倍的威力,一只千余人的弓弩部队,人手一支连弩,在战场上能抵几万大军,面对连弩的强大杀伤力,项天相信任何对手都会想当的头疼。

................东吴,南徐城内,孙权自从败退回来后,就加紧备战,以待来日北伐,想要趁曹*元气大伤之时夺下合肥,打通北上的道路。

“公瑾,孤近日收到细作传信,益州项天在涪陵渡口附近大肆招收水兵和会造船的工匠,我想听听公瑾的看法。”孙权端坐在上位,一双碧眼平静的看着周瑜。

自从得知项天的举动后,孙权就有些不能安眠,急招周瑜从荆州返回商议对策。

“吴侯,此事瑜也略有耳闻。益州项天的地盘,只有上庸和曹*接壤,然,上庸四周都是山地,根本无水军的用武之地。项天此举确实居心叵测。依瑜看来,项天是想做观我军和曹*的成败,若是我军败,他或许按兵不动,若是我军胜,项天就可能沿江而下,托我军的后退,致使我军不能北上夺取徐州。”周瑜眼神一转,神情不屑的说道。

“这时何理?我军败,他们按兵不动,我军胜,他反而要出兵?”孙权疑惑的说道。

“主公请看地图,眼下天下可以说是三分,我军占据江南半壁江山,项天占据益州天府之国,曹*占据中原广大的土地,至于刘备,可暂时忽略不计,不管是曹*还是项天只要修整完毕,第一个灭的就是刘备,刘备的败亡是早已注定的事情,只是看时间的早晚罢了。”周瑜冷静的说道。

“眼下天下三分,对项天最为有利,他在益州的根基尚钱,根本无暇参与逐鹿中原的争斗中,所以项天需要的就是平衡。倘若是我军北伐失败,项天必定不会出手,因为北方刚刚经历瘟疫元气大伤,即便曹*打败我军,也将无力南侵。但是若是我军打败曹*则情况又将不一样,受到瘟疫的影响,北方内部空虚,一旦我军打败曹*,徐州、青州等地,对我军来说取之犹如探囊取物一般。若是我军再得到这两州的土地,实力必定大增,一统天下也是很有可能,这不是项天所想看到的情况,因此我以为他在涪陵做的一切行动,就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之名将终结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