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科幻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961章:彭宾见闻(2/3)

第961章:彭宾见闻(2/3)

上一页明末黑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明末黑太子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的重迭部分很小。

双方签约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南廷从出口商品这块便得到了约四十万两银子的税费,这让崇祯大为欣喜。

看似这笔钱远不如农税、商税、矿税,甚至查抄反贼得来的银子多,可朝廷等于几乎没干甚子事情,就在港口坐等收钱。

按照某孝子的计划,往后每年往来于东西方航线的荷兰商船,会高达两三千艘,是当下的十倍左右。

照此规模,仅出口一项的税费,南廷便可收入不下四百万两银子,将大大改善对农税一项的依赖。

某父皇的计划是,未来出口税,即关税,与农税、商税的征收规模大致一致,均要达到五百万两。

如此一来,刨去给北廷的支援,南廷手里还能剩下一千万两银子,足以应付各项日常开销了。

最近几年的确会比较紧张,但只要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情况便会大为改观。

再说南廷再困难,也不如北廷困难。

北廷不但要负责抵御东虏入侵,还要调集官军围剿西北与湖广的流寇。

这两个任务都非比寻常,南廷没人能做好,更多的人会担心自己会遭到牵连。

某孝子就责无旁贷,这是自己家的事情。

弄不好的话,就被流寇和辫子,里应外合给搞凉凉了。

崇祯十五年,彭宾等人被派来观摩学习,主要是看看《京师日报》的报馆以及所谓的世界传媒集团是如何运作的。

某父皇在读过某传媒集团已经出版的诸多杂志之后,便觉得自己也能效仿,但仅仅是个想法而已,具体还要派人去学,总不能照抄吧?

彭宾这些头脑灵活的倒戈之人,便被派过来,要好好学一学,回去之后,好能也出些杂志等读物。

这些家伙来得非常是时候,也就是《关外秘史相册典藏版》出版发售后的三个月,销售热度远未散去。

在徐孚远买下的宅院里,彭宾有幸拜读,便立刻将此著作封为神作!

读后感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徐孚远是碍于之前同为江南士子的面子,这才给他看了自己保存的这本。

想看全套,刘大儒那里有,只是刘宗周未必会给这厮过目。

每个买下一整套《关外秘史相册典藏版》的人,都不愿意将书外借,连拿给外人看的念头都没有。

单一套书,品相上佳,有七八分的话,便可价值六千两以上,比当初售价高出一倍。

新书仍然是一套难求,据说后来加印了五百套,很快又告罄了。

彭宾即使立刻回到南都,也赶不上第二次印刷出来的发售了。

实际上新书运抵南都,在上朝之际,便会被文臣武将们抢购一空。

一百套总价值不过三十万两而已,十几个财大气粗的臣子,譬如高弘图这样的,凑一凑,在殿内就被瓜分干净了。

连王承恩等内侍都至少多买了一套,哪怕等升值之后,抛售出去,都能大赚特赚。

某父皇也会允许身边的这些忠心耿耿的内侍如此行事的,毕竟这也算是恩惠嘛。

出于私心,某父皇肯定会自己留至少十套,内侍们买下十套。

能拿出来供文臣武将们瓜分的,最多只有八十套而已。

达盖尔摄影法有三个特点,其一,画面比较立体,具有浮雕感。其二,人物与景色会比较细腻,堪比素描。其三,曝光时间比较长。

由于最后一个特点的存在,导致某太子用了十几部照相机同时拍摄,角度的不同,使得照片在显影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略有不同。

同一本书,画面人物虽然一模一样,仔细观瞧,却又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

市面上也因此为一本书或者一套书定价,角度最好的,价格最高。角度最差的,价钱最低,但也不会低于发售价的两倍。

彭宾来的时候正值天气较热的夏季,看完一本书,更是心痒难耐。

翻来覆去折腾一夜之后,决定借觐见太子的机会,直接开口索要!

旁人兴许碍于面子,不会如此唐突,当彭宾早已不要脸了,没这个顾虑了。

之前要脸的话,这会儿估计正与杨廷枢等人在矿场挖得豪情万丈呢!

对于外号“狗贼”的彭宾,某太子还是很有兴趣接见的。

他们的来意,某太子也通过某父皇的私信得知了。

凡是传媒集团能看的内容,都可以展示给他们。

具体刊物的制造流程,需要掌握的知识,也会逐步教授过去。

至于他们能学到几分,某太子就不敢保证了。

这都是某父皇的人,某太子就不会做赶鸭子上架的事情了。

鉴于彭宾在进去之后与出来之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某太子便破例赏了他一套书。

定价三千两,再转手卖出去,肯定不低于六千两。

彭宾臭不要脸想白蹭,某太子便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黑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